荷塘月色_淘宝抖音跨境电商卖家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8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品] 你的思维困局陷在哪里:95%的产品销量不好的原因

[复制链接]
想学实操可以来交流,送干货资料 QQ:1931090898 微信:jswnq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95%的产品销量不好,都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只有极少的5%才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然而,大多数产品顾问,甚至是客户都不会直面这个问题。因为它太简单,太朴实,它不够“好”。
一辆汽车,买回来一年要返修两三次。即使你做再多的广告,找再多的明星,建再多的渠道,想再多的“颠覆式创新”,这都解决不了问题。
一杯奶茶,用的茶叶就是不好,口感就是和袋装冲泡的一样,即使你提再高的溢价,门店弄得再漂亮,杯子设计得再好看,这都解决不了问题。
第一,一个正确的问题,胜过十个答案。
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不是“好问题”,而是“正确的问题”。
它们的区别在于,“好”和“不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判。一个问题在某些人看来是出乎意料并能启发思考的,他可能就会觉得“好”;
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个问题早就被讨论过多次,能挖掘的价值已经见底,他可能就会觉得“不好”。
然而“正确的问题”就不一样。它看上去也许平平无奇,没有新意,也不怎么激动人心。但它逻辑简单,直击本质,我们经常说“就是这个问题,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汽车是用来开的,奶茶是用来喝的,演员就该好好演戏,什么角色就是什么定位,不要舍本逐末。这些做法在短期内可能有益,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是失败的。
大家不妨看看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正确的问题,来自你对事物本质的探求和理解。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装饰,也不需要逼格满满的描述。相反,它简单,清晰,甚至朴实无华。
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首先要学会去找正确的问题,而不是好问题。去看它是否完美对应和解释了眼前的现状,而不是考虑它说出来够不够惊艳。
很多时候我们做分析,往往面对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许多个问题。这时就要抽丝剥茧,找到最关键的问题。
如何梳理问题之间的联系,甄别不同问题间的因果,这才是最考验思考能力的地方。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通常会遇到两类“关键问题”,下面分别来讲。
第二“关键问题”:高维问题
什么意思呢?我先举个例子,大家往下看就明白了。
现在,假设你要开一家奶茶店,你觉得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会说,奶茶要好喝,要有自己的爆款,要有规模品牌效应,店铺要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没错,但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什么呢?我来说一个,消费者的效益成本比。
即,消费者喝完奶茶后获得的身心愉悦感,与他购买一杯奶茶所付出的时间、金钱甚至体力成本。
奶茶好喝与否,重不重要?重要。但如果奶茶店开在一个人迹稀少的地方,这份“好喝”的奶茶能否厉害到让顾客不惜走半个小时过来购买?
人流量的数量,重不重要?重要。但你的奶茶喝起来跟袋装冲出来的一个味道,即使你开在黄金地段,生意一样也会被其他奶茶店抢走。
规模化是否需要经营,重不重要?重要。但你连一家店的服务都做不好,顾客抱怨连天,你去开100家店只能把你的麻烦放大100倍。
想要做一家受人欢迎的奶茶店,要么你去提升顾客使用产品的愉悦度(不仅仅只是喝奶茶,而是整个购买和体验的过程)
又或者,你可以想办法降低顾客付出的成本。
找到这个关键,接下来就可以列出行动计划,安排资源,一切顺水推舟。
但这还只是店铺的对外经营。对内的管理,又会有一大堆问题。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做展开。
其实岂止是开奶茶店,卖任何产品不都是这个道理吗?
在这个例子中,效益成本比就是一个高维问题。它是对影响奶茶店成功的低维问题(人流,口感,服务等)的高度概括总结。
在片面的现象上纠结不清,一条路走到底,那是永远都找不到正确答案的。因为你的问题一开始就搞错了。
不想做“盲人”,就要学会看全貌。看完了全貌,接着去做总结。总结出来的东西,不用唬人,也大可不必“牛逼”,只要能完整对应和解释所有的现状就好。
如何去训练这个能力?很简单,多去看一些商业案例的分析文章,甚至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博弈,这都是很好的思维训练素材。
第三种“关键问题”:导火线问题
导火线,顾名思义,就是点燃一切的源头,它是所有原因的原因。
导火线问题和高维问题的区别在于,高维问题是对现有问题的高度概括总结,是一种囊括与被囊括的关系;导火线问题不需要做总结,而是已经摆在那里,你要用火眼金睛把它揪出来。
我们按照正向的逻辑捋一下,就不难发现,“没有展示潜力”这个导火线问题是如何引发一系列连环问题的(如下图)。
此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呼之欲出,那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想办法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性和行动力,这些都叫潜力。
6 D1 A" F6 a6 @7 Q8 o& s
如何去做,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篇幅有限,今天不做展开。
当然,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思维方法,所以简化了许多外在条件。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原因,比如展示了潜力但对方装作看不见,这时的导火线问题就变成“老板眼瞎”,你的解决思路也要随之改变。
这就是导火线问题的推导方法:打破砂锅,层层追问,最终抓住所有问题的源头。
以上就是两类关键问题的特征。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开始任何一段分析的时候,先多花点时间去寻找正确的关键问题,这比你去找答案还要重要。
/ m- Q2 V/ T) _! w0 t# _. X2 s

评分

参与人数 1荷币 +2 收起 理由
admin + 2

查看全部评分

微信扫以上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手机浏览器分享微信朋友圈;马上获得荷币奖励 奖励规则

(声明:本文由网友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QQ:2377240266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中心
关闭

微信客服 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加大群免费领取干货

 
在线客服中心

手机版|荷塘月色_淘宝拼多多抖音小红书论坛_跨境电商商家最喜欢的开店运营经验学习交流社区论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GMT+8, 2024-6-1 13:03 , Processed in 2.395260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