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_淘宝抖音跨境电商卖家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细数电商行业的八大潜规则

[复制链接]
这里可以设置广告或签名,请到【首页】用户名旁边-【设置】-【个人资料】-【个人信息】-【个人签名】设置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杨伟康 发表于 2018-6-2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国内电商草莽阶段尚未摆脱,已经孕育了无数的隐形规则,一方面在凶狠地刺戳着零零散散的电商规则,一方面已经在“构建”一种线上交易市场的无形章法。
5 E+ Z! s! x' T$ W& r% o6 B, B
电商潜规则之-------平台账期虚报

) ^7 |. ~0 |6 |+ f
在平台上开店,商家卖出东西后钱却要在平台的账上待两个月,才能返给商家,有很多商家直接抱怨资金被“非法占用”却又不敢理直气壮找平台算账。
据了解,多数平台商均是将入驻商家的销售额先汇集到自己平台账上,再经过统一结算返给商家,而该账期从几十天到数月不等。现金流难以直接进入电商的腰包,难免让很多供应商不满。
这必然导致一些大的平台商,乐于打造开放平台业务。自采自销模式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而平台模式下,商家首先要交一部分费用,而有产生的交易额在自己定的账期内一直在自己账户上,成了一大笔可观的“可支配收入”。
所以,有的平台大佬开始玩儿现金流概念,对媒体或者对外披露时财大气粗的宣称,账上有多少亿的现金,不缺钱,季度性盈利等,实际上里面有太多的钱是应付账款。以某个知名B2C商城讲,现在对外披露的账户现金比其先前几轮融资总额加起来要高太多,而且自己本身还在持续亏损流血,所以其现金储备中显然计入了大量的贷款沉淀。
! R4 o" u+ n* k% m! _& v- N6 ^
电商潜规则之 ------品牌上位要贿赂“平台小二”

; j0 o; S* C' ~3 C8 Q9 @( ^
今年年中,国内一家知名网上交易平台发公告称处理网上经营出现的一些不正当利益的收授现象。
引发这种现象的一方面原因是少数年轻“小二”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资源,但另一方面,这也暴露了很多网商希望通过“潜规则”实现自己的“上位”。
与早期一些平台“小二”和删差评的公司勾结欺诈商家相比,现在的一些中间人的财路则花样繁多。从直接收受利益到与代理公司合伙分成、自己参股公司,甚至从批发市场买来假货自己放在平台上卖,其的利益链从原来的地下拖到了地上。
据媒体报道,攀上平台中间人们的好处:不仅商家可以不用排队参加各种促销活动,在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亦能迅速帮你摆平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中间人可以提供给商家竞争对手的店铺访问量、访问深度、店内停留时间、回头率等关键性数据,也可以把低价甚至劣质的产品高价卖出。
平台中间人的权力过大,既是缺少监督与制约的恶果,同时也暴露了人工干预凌驾于运营机制之上的死穴。
' d8 D7 M# e+ S- f6 b9 `* h& w
电商潜规则之------国内做电商必打价格战

7 B5 }1 x, b4 J  u: j7 W
京东做个店庆,其他平台也跟着掺合搅出一场价格战,天猫借光棍节大促,没料最终成了全网商家的价格战决斗场。对于垂直领域的几家带头电商而言,想活下来也得靠价格拼个鱼死网破。
但价格战在国外就很少见,这背后实际反映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
当中国大部分的经营者还在拼命向流通和零售要利润的时候,很多国外的人早就没有把这个当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去做,他们开始搞军工、新能源、新科技等,只有在中国大家还在拼命的往零售里挤,所以打的热火朝天。
国内做电商现在跑在前面的基本是拿了投资的,而投资基本只看两点,要么规模、要么利润。而现在的国内电商投资思路基本上选择了前期冲规模的路径,根本没有利润可言,所以对于电商想要存活,必须干掉对手或者跑在前面,也就无法避??“中国特色的电商主义价格战”。
2 X4 w6 M4 w% t6 y: A+ |9 |& g
电商潜规则之------- 快递卖家联手假发货

6 K/ _! P3 W; }4 `' z1 {" C" \
双11期间订单量的骤然飙升必然导致很多卖家爆仓,进而难以保证货物的及时配送,如果按照平台商的规定,卖家必须在2天或者大促7天中发货要求,爆仓很容易给卖家带来大量的处罚。
不过早有一条潜规则在卖家内部流行------假发货。卖家跟快递方面购买快递单号,或者伪造一些快递单号(比如宝贝同时在淘宝、拍拍两个平台售卖,而商家可能拿了一个拍拍已经发货的单号放到了淘宝上,或者直接做一些虚假跟踪订单,货还在仓库,但是系统已经显示发出去了。)
这样一来,买家的不满传到卖家处的时候,卖家可以很轻松的把责任推卸给快递公司。
快递心甘情愿背起黑锅。正因为现在快递公司更依赖于商家而不是个人用户,使得快递相对于平台方或者大卖家处于弱势地位,这样的假发货便在快递方面得到了默许。

9 u# z# D4 e% e
电商潜规则之 ------回补买家改差评
: v7 Q9 L) }6 ?, w1 g  X
在国内互联网零售充斥着大量假货的时代,代表诚信、口碑的售后评价成了很多互联网商家的“纠结之处”。
国内少量的C2C市场实际上是充分交易的自由市场,很容易让一些有特点有优势的网店早早的发展起来,但就如同商贩市场中练摊的摊主脱离不了商贩意识一样,一些C2C交易平台里做大了规模的店家,也会纠结于一些细节。
很多商家担心买家对产品负面的评价会影响这款产品的销售,所以店主常常通过给买家一些实物补贴或其他返利小贿赂来修改自己的差评。
不过这样的“潜规则”也给商家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不少的恶意评价人员活跃在网络上,形成“坐收渔利”的黑色产业链。
" d$ t, C" u; \7 l) p
电商潜规则之-------企业先拿投资再裁员
1 `, f3 K- I3 b: a
“趁着人多赶紧要钱,拿到钱后,迅速裁员。”这成了很多电商的资本生存之道。
太多的电商本就是依托一本简单的商业计划书拿到了天使的第一轮投资,于是招了员工,扩大了规模,但当发现电商浑水并非好趟,必须在缩减成本和扩大资金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已经有很多的电商企业主选择了看起来更“聪明”的一石两鸟之计:趁着人多要投资,拿了钱后砍成本。
这一潜规则逐渐成了企业在苟延残喘之时做的一个星火燎原的美梦,甚至成了一些垂死电商的救命稻草。眼看着公司利润和销售的持续下滑,还要继续推陈出新,发布新战略,以便骗取投资人的“闲置资金”。
! `+ A/ ^0 x( |3 D& ?6 x1 R
电商潜规则之------ 平台大促必有sd
4 K. Y0 d; N7 j# |
往往一场平台网购大促即将启动的时候,最紧张的莫过于等待露脸的品牌商家和那些平台类目负责人。
在以往的多次平台大促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品牌商“奇袭”般的销售订单,单价数万元的商品,瞬间被买下数百甚至上千件。甚至早也有人在网上爆料称,自己为某某商家刷了多少万的虚假订单。
sd背后藏着无数的利益玄机,平台大促之时,商家通过部分业绩作弊可以争取到平台商的优质推广资源和业界口碑,以拉高真正的销量。不过,有业内人推测,部分sd者之所以敢公开sd动作,一定离不开平台商对这种作弊行为的默许,甚至这才是电商平台刷量成风的主要助长之因。
通常情况下,大促成绩与类目负责人的KPI直接挂钩,甚至有平台与入驻大品牌和重点客户协议中,销售、资源等和佣金密切相关,如果完不成预定目标,商户可能会面临扣款。这类商户通常都是亿元级别,借助“作弊”手段刷量成功,即可轻松完成目标。

7 T4 ^+ R) j6 ^" i6 M/ _
电商潜规则之-------未授权产品照买不误

" o/ a# M2 ~' q  D+ {$ r% @4 ?! B  L5 m
早先施华洛世奇的的一份对外声明暴露了国内电商平台大卖特卖未被授权商品的混乱现状。而有知情人则直言,中国电商几乎100%未获得国外奢侈品企业的授权。
奢侈品仅为其中的一类产品,因为奢侈品企业对渠道管控比较严,一般走直营店,和少量自己管控内的加盟店,但到目前几乎没有一家奢侈品企业授权电商对其销售。
而目前国内电商销售的奢侈品,由于未获得授权,产品的渠道一般有三种情况,从经销商那里拿货、海外代购、买尾货。这几种经销途径,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售后无人响应。
不仅奢侈品如此,部分鞋类电商也是采取从代理商低价格窜货进行谋利,这不受到品牌商的价格体系监管。
不过,这样的销售势必会影响到品牌商的利益,随着品牌商对渠道和品牌的加强监控,这条路将越来越窄。

3 S% B% ]4 `! d

微信扫以上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手机浏览器分享微信朋友圈;马上获得荷币奖励 奖励规则

(声明:本文由网友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QQ:2377240266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中心
关闭

微信客服 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加大群免费领取干货

 
在线客服中心

手机版|荷塘月色_淘宝拼多多抖音小红书论坛_跨境电商商家最喜欢的开店运营经验学习交流社区论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GMT+8, 2024-6-12 22:28 , Processed in 0.312239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